- 最新消息
- 服務訊息
最新消息
2018/04/25
設計為產品美化,更為產品加值及促銷
文章來源:https://www.printers-tw.com/ 印刷人雜誌 243期
包裝是一種保護商品的必要手段,不僅使商品有辨識度,也使運輸和倉儲帶來方便,印刷業也因此切入包裝生產事業成為包裝加值的一環。在1960年代初,耗鉅資完成的現代化印刷廠中華彩色印刷公司,在內部的設備、生產技術上軌道,但從瑞士來的技師發現,中華彩色只有生產的設備,卻欠缺印刷生產所必要的規劃、美化工作,使書冊版面更合理、美好,包裝製作也更容易去製版、印刷及加工,而且不只產品美觀容易做產品辨識之外,也可以設計吸引買家眼珠的包裝,為解決設計需求與印刷生產線上無法銜接的落差,中華彩色公司成立新的設計組,當時的陳敦化教授由國立藝專美術印刷科畢業,第一份工作就是中華彩色設計組組長一職,他五十年來孜孜不倦在設計的構思和創新上,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(現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)擔任設計師十多年,其中還包括2001~2004年的總統府紀念酒設計,在各大學教印刷設計、出版印刷設計經典教科書,更是獲獎無數的設計人,一輩子投入在印刷、包裝及CIS設計,職涯一點也不寂寞。
今天台灣印刷業界,尤其稱為主流的張葉平印、輪轉平印印刷廠,從1980年代起,三十多年來自己營造出很多生產力,可以一下子把數以噸計的白紙,變成上面有色彩、有資訊的載體,充其量連後端的裝訂加工也自己做了,如果以塑膠廠為例,若他們只做出「射出」塑膠物件,沒有自己設計產品,或是自己去造模具一樣,那麼在市場或時代變動下,人家流行與改變就沒有跟上。反觀在數位時代能打出一片江山的印刷公司,自己一定有設計部門,忙的時候為客戶設計,賺取較大批量的工作,較閒的日子自己去設計製造一些自有產品上市,去填補淡月的生產,同時有自己設計部門,也更有點子去創新,走出不同的路子來,因為印刷機生產這一塊,已來到十分自動化、標準化作業,大家相似度太高,那麼印版就如同塑膠產業的模具,自己不設計版面、無法掌握市場趨勢及脈動的話,一個不好的模子或是不流行的造型,做一千、一萬個,在市場上也同樣不討喜,銷不出去的。
所以不論是印刷生產,或是新一代可變印紋的列印、數位無模具的加工,仍要靠印前設計去創造出更好的版面、內容呈現到包裝的功能性及獨特有吸引力的設計,才能免於在生產被人家算斤稱兩的喊低價,扣得死死的。像一家擁有雷射切割機的商標廠,用他們機器去切出蕾絲邊的貼紙花紋,拿到市場上做裝飾用,在歐洲幾百年使用蕾絲的國度,十分受到歡迎,因此沒有設計去創新、創造市場,只有往沉淪市場走去,沒有其他的路可走。